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光耀:小雨伞领跑的“双保险”

时间:04-03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99

光耀:小雨伞领跑的“双保险”

在疫情给全民经济带来难以意料的冲击下,保险行业也未能幸免。一方面,三年间疫情的反复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市场用户对保险产品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受整个金融大环境周期性影响,部分保险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变差,也导致对产品研发和相关投入的成本缩减。而在经济增速预期放缓的氛围下,人们对消费支出的意愿变得更为谨慎。疫情后,消费趋紧已是现实。在经过10年的快速增长后,疫情下保险产业不可避免地迎来低增长期。在经济复苏的全民期待中,保险行业人士也在期待拐点的到来。小雨伞保险经纪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光耀认为,随着疫情的结束,保险业面临在变革中重塑的趋势,尽管眼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市场信心不足,但整个保险行业的深度和密度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对于保险行业平台而言,要在这个市场中寻找结构性机会。为罕见病群体撑起“保护伞”3月21日,小雨伞联合北京人寿发布了针对罕见病人群的大黄蜂8号少儿重疾险新品,这是一款针对罕见病儿童的重疾险产品。在商业保险市场,针对罕见病人群的保障产品相对匮乏,这与行业“产学研”的投入现状有关。一直以来,企业针对罕见病群体的的研发意愿不强。原因在于,投入成本高、患者人数少,上市后的收益不足以抵消支出。罕见病,一般指发病率低、患病人数少的疾病,约有近8000种,在我国罕见病患者超过两千万。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五部委联合出台《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收录了121种罕见病目录。与极小的概率同步的是,绝大多数罕见病无法治愈,罕见病病友在医疗康复、社会融入等方面遭遇诸多挑战,确诊难、用药难,常常遇到误解或歧视。在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面前,这个不被看见的群体缺乏制度保障。光耀介绍说,目前有一些罕见病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尤其在2018年以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罕见病医保支付标准的通知》,对一些常见罕见病的治疗费用进行了调整,并提高了报销比例。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罕见病治疗费用都可以通过医保报销。由于罕见病的种类繁多,治疗费用也有很大的差异,一些治疗费用较高或者还处于研究阶段的罕见病治疗方法并未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患者需要自费或者寻求其他渠道的资助。“这时,商业保险平台的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光耀称,罕见病相比起一般疾病,患病率虽然不高,但是罕见病的治疗费用,往往都会压垮一个家庭。大黄蜂8号少儿重疾险的亮点是,保费便宜,30万保额保费低至345元,性价比使得其更有普惠性,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此外,大黄蜂8号少儿重疾险涵盖了20种罕见病的保障,在大黄蜂7号涵盖10个罕见病的基础上又扩容了一倍的目录,这种目录拓展有利于罕见病群体更大机会被市场看见和服务到。看似一个升级迭代,背后是商业保障体系对更多人群的普及。这款大黄蜂系列产品每经历一次迭代,罕见病人群的社会保障就前进一步。科技助力“定制+严选”在“过冬”和突围成为主流商业叙事的当前语境下,寻找有增量空间的市场,都考验创业公司的生存策略。从移动互联网热潮中涌起的保险科技平台,通过对大数据的运用获得了精准洞察用户和需求的能力。光耀和他的创始团队于2015年创业,作为一家在线保险科技平台,小雨伞幸运地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在腾讯担任产品经理的5年时间里,光耀先后参与QQ商城、QQ网购、易迅、拍拍网等零售电商项目,这些颇具代表性的互联网产品案例给小雨伞的产品路径注入了基因。在推出大黄蜂系列产品前,小雨伞团队和“病痛挑战基金会”有着长期的沟通和合作。在提供赞助之余,光耀了解到罕见病群体的庞大和商业保障的缺乏,在敏锐地意识到期间的保险业机会后,光耀带领团队专门找儿童医生做了罕见病的深度调研。在经过市场分析和行业探讨后,小雨伞联合保险公司开启了产品合作。事实上,在罕见病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商业保险平台扮演着重要作用。商业保险对罕见病的保障责任可以推动医疗机构和医生积极研究、治疗罕见病,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方案,同时也能提升公众对罕见病的关注和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商业保险不仅是给罕见病患者“撑伞”,也是给需要保险保障的人群打伞。光耀强调,保险行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本质上提供的是风险管理和金融服务。发现风险,提示风险,并提供金融解决方案。这种从用户洞察而来的定制路径是各大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实现产品创新的重要竞争方式。其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保险解决方案。其中,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通过与消费者的高频率互动以及“大数据分析”,精确地洞察到市场需求,为产品定制提供方向。在长期互动和跟进中,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的定制能力和产品品质更符合用户的预期和需求。“健康+养老”市场大有可为过去几年,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声势给在线保险行业带来了机会,也带去了风险。一方面,流量红利给在线保险平台提供了庞大的流量池。而另一方面,在资本的造势下,不少平台疯狂扩张,埋下了经济寒潮下的隐患和风险。根据2021年的公开数据显示,17家保险公司(10家人身险公司+7家财产险公司)发布公告,将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曾经炙手可热的互联网保险不再风光无限。在资本寒冬下,市场上的融资环境并不乐观,高速发展的行业信心并不充沛。眼下,正是考验保险平台真功夫的时候。从光耀的观察来看,保险行业已经由之前的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以往靠保险平台和销售渠道主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用户理性正在崛起。“比如一些30岁左右的年轻用户,他们不是信任身边的人,而是自己去测算、对比产品的性价比。在保险知识和经验上的积累上显现出很成熟的特质”。用户端的成熟对保险行业的服务能力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去了机会。随着互联网和资本潮水褪去,保险行业线上线下的融合趋势在加强,行业的服务“角力”战已开启。从2020年开始,小雨伞尝试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服务,通过线下门诊、营销展业,线上直播和新媒体推广等方式,加快服务全场景建设,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小雨伞大部分产品集中在偏标准化的健康险,从最初的老年人意外险开始,小雨伞逐步联合高校、与医疗检测机构合作,针对儿童险、重疾险等垂直领域,研发了擎天柱定期寿险、大黄蜂少儿重疾、超级玛丽等一系列定制化长险。长期对老年群体和健康险的深耕,让小雨伞积累了一套用户大数据系统。光耀称,保险行业有28万亿的市场空间,目前的市场还远未饱和。以养老市场来说,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超12万亿元,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正进入快速成长期。“小雨伞将坚持“定制+严选”策略,致力于成为在健康+养老领域的领军公司”。由于公号改版,为了第一时间看到我们,请将我们设置为星标!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